>>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协提案
关于海原县地震博物馆提升改造与地震文化遗址保护的提案
   来源:宁夏政协

案  由1920年海原大地震留下了哨马营震柳、塘坡田埂错动、石卡关沟水平位移、李俊大滑坡、盐湖陡坎等地震文化遗址17处和震钟、修复城池门匾等文物,资源极为丰富,不仅是国内外不可多得的自然资源与文化遗产,也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保存最完整、研究和利用价值最高的地震地质遗迹,更是一部“活教材”,而且海原大地震在中国近代史上开创了地震研究的先河,并创造了中国“五个第一”。

海原地震文化资源在全球独一无二,具有垄断性,在国际社会上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海原地震文化资源是发展全域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之一。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于2010年大地震90周年之际,建设了2350平方米的地震博物馆,并对地震遗迹进行了简易保护。因当时施工、布展、文物征集时间短,准备不充分,布展时仅征集到86件,并借用了民间珍藏的地震文物200余件。开馆后不久,收藏者便索回了其文物,博物馆外立面、院落遗迹因长时间没有维修,受雨雪浸泡,冻融、破损、老化严重。

在2020年海原大地震100周来临之际,应加强地震博物馆、地震文化遗迹基础设施建设,并召开文化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不断提升海原知名度和影响力,发展以海原地震文化为主的全域旅游产业,巩固海原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增强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提升全县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建议:自治区人民政府给予项目支持,级改造海原县地震博物馆(博物馆重新布展、外立面改造、博物馆场地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地震模拟厅);收集珍藏地震文物;建设震柳人文森林公园;升级改造甘盐池震中;适时举办海原大地震国际学术研讨活动。

 


【责任编辑】:宁夏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