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协提案
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助推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2022-03-30 20:38:24   来源:宁夏政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目前,我区共有普通高等院校20所,其中普通本科高校8所,共有173个专业,354个专业点,职业高校12所,共有258个专业,314个专业点。2020年,为行业企业输送各级各类人才近4.9万人(含成人高等教育),其中高职(专科)生2.1万人,本科生2.5万人,研究生2218人。但随着宁夏产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和高技能人才面临结构性短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一是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契合度有待加强。当前,我区本科高校专业设置市场化导向传递滞后,结构布局不够合理等现状仍然存在,汉语言文学、英语、电子商务等低成本专业“同质化”现象严重,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工程、集成电路及自动化等支撑自治区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新兴交叉专业结构性短缺,建设发展较慢。职业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错位,校企合作机制不够完善,没有真正形成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专业建设体系。

二是人才供给的能力水平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匹配度有待提高。随着自治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对高层次管理、技术人才需求数量增大、能力要求较高,亟需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人才支撑。以本科高校为例,2020年全区高校本科毕业生18623,研究生毕业生2218人,为新能源产业输送人才583人、新材料产业输送人才355人、葡萄酒产业输送人才282人、文化旅游产业输送人才488人、现代农业产业输送人才345人,高校人才培养客观上存在时间滞后期,远远不能满足行业产业对紧缺急需领域人才需求。

三是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效衔接、融合发展的机制有待完善。校企合作多是高校主动组织、企业被动参与,学校和行业企业缺乏有效的互动机制和交流平台,人才供给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对接不紧密,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够深入,“企业要什么,学校教什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待深化。

自治区党委第十二届十二次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思路、目标和举措,而自治区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如何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为自治区电子信息、葡萄酒、枸杞、奶产业、肉牛和滩羊、文化旅游等“九大重点产业”和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三山”生态保护和修复、银川至太原高铁、河东机场改扩建等“十大工程项目”培养输送更多的人才,对实现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此,我就提升高等教育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几点建议:

(一)建立全区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良性互动机制。一是完善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发改、财政、农业、工信等相关部门,相关企业行业等单位共同参与的高等院校专业设置评议制度,指导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学校办学能力和行业指导科学设置新专业。二是相关部门要根据我区经济或者产业发展情况,定期发布专业人才需求或需求预测报告,及时公布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趋势,为宁夏高校专业设置提供决策参考。三是教育主管部门要引导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更多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加大对人才紧缺的行业或重点培育行业的相关专业支持力度,增强专业调整的前瞻性、专业设置的针对性、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二)建立高校人才供给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有效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建立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和高校人才供给为主要内容的大数据双向服务平台,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数据与教育数据共享,推动高校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二是鼓励高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向、培养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实施订单式、现代学徒制等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高校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相互兼职制度,探索实施产业教师(导师)特设岗位制度,优化高校教师结构。

(三)建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一是政府进一步为高校和企业合作提供助力,搭建统一的互动平台,为深化产教融合提供必要的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二是紧扣自治区重点行业产业发展方向,鼓励行业企业参与举办高等教育,开展联合办学,建立产业学院。强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积极搭建重点产业、重大领域等校企科技创新创业创投平台,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激励机制。三是政府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产教融合型”企业评定标准和奖励办法,将人才培养、产教研合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认定为“产教融合型”企业,对其在技术改造补助、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企业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教育主管部门将产教融合建设纳入高校绩效评价体系,对产教融合建设方面有突出表现和成果的高校给予奖励,提升企业和高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宁夏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