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银川市政协反映,201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了《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全面实行实名认证;2021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在一段时间内有效遏制了未成年沉迷网游。但随着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网络游戏层出不穷,成瘾性、诱导性消费、社交辐射力等日益增强,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主要表现“实名”认证监管存在漏洞。多数网游利用法律法规漏洞,弱化“实名”认证监管,只需要输入成年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即可完成实名注册,缺乏生物特征识别等身份认证措施。如,“蛋仔派对”等游戏仅需首次人脸识别即可经常使用,导致网游实名认证流于形式;“羊了个羊”等微信小游戏只需成年人身份信息登录就可畅玩到底,极大影响了未成年人的生活和学习。
网络租买账号问题突出。目前,虽然多个电商平台将“游戏账号交易”服务列入虚拟产品门类,要求交易时必须年满18周岁,并提交身份信息进行实名认证,但仍存在大量游戏账号租售商家,以1元到几百元不等售价与未成年人开展租用、售卖交易,不少卖家单个热门游戏租号的月交易量就超过2000单,月成交总量超过4万单,甚至有QQ群的租号广告赫然写着“卖家包人脸识别可删除”等明显诱导未成年人购买的信息,帮助未成年人绕开防沉迷监管。
网游充值消费无审核环节。多数网游只须输入账号、密码即可完成支付,有的直接跳转第三方支付平台输入支付密码即可完成支付,金额较小的甚至可以免密支付。而未成年人缺乏基本的自制力和辨识力,“盗用”成年人账户充值的现象屡见不鲜,导致未成年人网游类投诉案件逐年增加,家长追回高额充值费用缺乏举证、力不从心。
建议,加大监管力度。推动形成职能部门牵头、相关单位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网络游戏监管机制,对区内网游企业运营的网络游戏进行全覆盖检查,监督网游企业严格落实防沉迷主体责任,对未落实相关要求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
成立行业协会。成立青少年网络保护行业协会,引导企业进行技术革新、确立行业标准,动员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其中,并通过专家和家长联席会议,对相应措施和标准的可行性进行监督、评价,不断完善管理体系。
家校联合引导。充分利用延时社团课,培养孩子健康的兴趣、爱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引导家长认识网游对孩子的身心伤害,加强孩子玩游戏时长和充值的监护,培养孩子良好上网习惯,教育孩子识别网络不良信息,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宁夏人大网 | 宁夏政府网 | 宁夏纪监 | 宁夏党建网 | 宁夏财政厅 | 宁夏发改委 | 宁夏公安厅 | 宁夏环保厅 | 宁夏审计厅 | 宁夏卫生健康委员会 |
宁夏商务厅 | 宁夏农业农村厅 | 宁夏水利厅 | 宁夏人保厅 | 宁夏交通厅 | 宁夏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宁夏文化和旅游厅 | 宁夏教育厅 | 宁夏科学技术厅 | 宁夏工业和信息化厅 |
宁夏民政厅 | 宁夏招商网 | 宁夏文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