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协工作 -> 理论研究
把握人民政协内在逻辑 发挥人民政协独特作用
2025-03-19 08:59:24   来源:华兴时报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探讨人民政协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制度逻辑,对发挥人民政协的独特作用,提升人民政协工作者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把握人民政协的历史逻辑,坚守人民政协的初心使命

  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选择了人民政协,人民政协创造了值得总结和珍视的历史。从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人民政协制度的正式建立,到几经曲折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壮大,从人民政协职能的不断拓展到人民政协界别的不断延伸,从人民政协政党云集到人才荟萃等方面,充分展示了人民政协发展的历史逻辑,这种历史逻辑传承的是弥足珍贵的优良传统,彰显的是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希望人民政协发扬优良传统,牢记政治责任,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殷殷嘱托,充满了历史主动精神。回顾人民政协75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民政协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于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斗争,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实践,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书写了人民政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身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篇章。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坚守初心、履行使命,续写了新时代新征程的壮丽华章,生动诠释了历史逻辑。

  把握人民政协的理论逻辑,加强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对人民政协的指导和武装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成果,这个伟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和总结提升,人民政协的理论逻辑清晰可见,无论是专注于中国共产党三大法宝之一的统一战线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政党关系理论,还是民主政治理论中的协商民主理论,在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进程中迸发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光辉。人民政协始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理论指引下健康发展,不偏航、不动摇。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的中共中央以强烈的历史主动、使命担当,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形势任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实践创新基础上推进人民政协理论创新,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形成了以“十个坚持”为精髓要义的人民政协理论精华,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这是新时代新征程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人民政协要在加强理论武装方面下功夫,在强化理论指导方面求实效。

  把握人民政协的实践逻辑,立足职能定位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

  人民政协一以贯之成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发展的一支不可替代的力量。作为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人民政协不是权力机关,不是决策机构,而是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发扬民主、参与国是、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75年来,各级人民政协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为基本职能,以巩固扩大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和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着力点,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大局,不断推进人民政协工作创新,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等各项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人民政协“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等重大问题,为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奋进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人民政协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任务献计出力,更好地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齐众心、汇众力、聚众智,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把握人民政协的制度逻辑,推动人民政协事业行稳致远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显著政治优势,是科学、有效、管用的制度安排,在人类政治制度发展史上具有独特政治价值,蕴含着人民政协的制度逻辑。人民政协的创建和发展,始终贯穿着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制度建设主线。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其基本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面部署了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目标及其任务。其中“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完善协商民主体系”等战略举措,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不断强化人民政协制度建设提供了方法路径。人民政协要始终坚持制度自信,把这个体现中国人民的意志、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发挥好、运用好,以其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推动人民政协事业行稳致远,进而对人类政治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田俊秀  作者系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二级巡视员)


【责任编辑】:包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