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稚嫩弱小,尚未成年;他们,成长艰辛,饱尝辛酸,虽非孤儿却感受不到家庭温暖;他们,被称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重大部署的具体行动。
近年来,我国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自治区先后制定配套措施,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工作成效不断显现:2011年,宁夏率先在全国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保障范围;2017年又将服刑人员监护缺失未成年子女安置在儿童福利机构临时监护照料,将年满18周岁仍在普通高校就读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保障范围。建立孤儿养育津贴动态调整机制,先后3次提高保障标准,并纳入自治区政府民生实事强力推进,2024年将补贴标准提高至1200元。但在部分县(区),基层机构还存在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政策理解不到位、执行不一致、失联认定程序适用性不强等不足。
对此,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雍多次带领部分政协委员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调研组,围绕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工作深入五市部分县(区),逐户走访调研,找准问题所在,形成社情民意信息《关于完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工作的建议》(下称《建议》),得到自治区民政厅高度重视并围绕建议内容研究贯彻落实举措,有效推动我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更加完善,力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配套措施更完善、保障体系更健全,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深入调研以实际行动纾民困解民忧
“陈爷爷,感谢您对我的关心和帮助,让我健康快乐成长,每天都有进步……”这是同心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子涵写的一篇作文中的话。一句句叮咛,一份份慰问品,无不饱含着自治区政协调研组对他的关爱和温暖,令孩子久久难忘。
今年4月以来,自治区政协调研组结合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多次赴县(区)开展调研,看望慰问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4月22日,调研组来到西吉县硝河乡困难家庭小虎家中,眼前的一幕令人心酸:83岁的老母亲,视力一级残疾的夫妻俩,一个年仅3岁的女儿。由于小虎和妻子无能力照顾女儿程程,孩子脸部、衣服上污迹斑斑,小辫也梳得歪歪扭扭。
“大人受点罪没啥,关键娃娃才3岁,跟着我们遭罪,咋办咧?”握着调研组一行人的手,小虎流下眼泪。经调研组协调帮助,当地民政局核查研判,为小虎家庭的3个B类低保430元/人/月上报调整为4个A类低保510元/人/月,并为老人办理了高龄补贴,将小程程纳入保障范围,享受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津贴1200元/月;将小虎夫妻的残疾两项补贴由230元/人/月上调为245元/人/月。调研发现,西吉县对2022年前纳入的435名因母亲再婚、改嫁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占到该群体的57.9%)均未剔除,而是继续保障。
5月11日,调研组分别走入贺兰县金贵镇6户困境儿童家中,与家属面对面交流,了解到当地民政部门于2020年将该县60名因“父亡母嫁”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转为城乡A类低保。4年来,我区的孤儿养育津贴从531元/月上涨至1200元/月,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与之相比要低31%至40%,降低了这部分困境儿童的保障力度。
5月21日,自治区政协调研组在西夏区入户慰问困境儿童家庭时,小宇无助的模样令人揪心。
小宇6个月大时因父母失联,只得和一身重病、双目失明的爷爷相依为命,爷孙俩租住在一间20平方米的平房内,生活窘迫,一日三餐只能在社区解决。
“我不识字,没能力照顾孙子,孩子以后咋办呀?”小宇的爷爷十分担心小宇的未来。调研组主动对接,积极帮助解决“一老一小”所需所盼,现场协调西夏区教育局、民政局和辖区街道办,帮助小宇解决生活困难,社区日常提供学习和生活帮助;政协委员积极发挥优势,促成爱心人士定期为小宇提供衣物、学习用品和教辅书,由爱心组织(春雷天使会)每月资助小宇直至成年……由于自治区民政厅2021年印发《关于做好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申请受理“跨省通办”工作的通知》明确,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申请要由户籍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初步意见,并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核。而小宇的户籍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难以联系到当地民政部门,暂时无法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范围。
建议精准助推暖心政策落实落地
经翔实摸排,深入调研,调研组发现,我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工作中存在着各市、县(区)基层工作人员对政策理解把握不同,不同县(区)困境儿童享受兜底保障水平各异,认定程序复杂等问题。
调研组积极与民政部沟通协调,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经充分协商,调研组汇聚真知灼见,形成高质量《建议》,精准提出“延伸政策覆盖广度、提升政策执行温度、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助力织密扎牢困境儿童兜底保障安全网。其中,“建议优化和放宽父(母)失联情形认定标准,简化相关程序,将父母一方死亡、再婚改嫁一方虽未失联但无事实抚养能力或无法履行监护职责的困境儿童,可认定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救助保障范围,护佑困境儿童健康成长。”“建议在完善相关政策规定的基础上,强化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定期开展摸底排查,掌握实际情况,宣传引导相关家庭、困境儿童主动求助,防范冲击社会道德底线事件发生。设身处地为困境儿童着想,用足用活政策,最大限度为困境儿童和困境家庭提供帮助。”
随后,这篇社情民意信息转办至自治区民政厅。作为主办单位,自治区民政厅第一时间组织专人对全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现状进行摸排,聚焦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父(母)无监护能力的儿童开展监测,更准确地掌握相关底数。最新统计显示,我区保障事实无人抚养儿童5148人(银川市493人、石嘴山市265人、吴忠市1565人、固原市1574人、中卫市1251人),其中:因父母失联纳入保障范围儿童3290人,2020年以来,退出保障183人均纳入低保。
一篇篇社情民意信息“金点子”转化为促进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的“金钥匙”。
5月30日,自治区民政厅党组会议召开,专题研讨全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工作,围绕《建议》对照问题逐一分析,研究贯彻落实举措,确保应保尽保、应助尽助。
6月1日,自治区民政厅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精准排查、精确认定、精准保障”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对具有宁夏户籍,年龄未满18周岁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合理界定保障范围,充分吸纳社情民意信息中“优化失联情形认定方式”等相关建议,对父母有监护抚养能力但拒不履行监护抚养义务,导致儿童生活陷入困境的,可由儿童居住地所在村(居)委会向民政部门提出申请,调查核实后将儿童纳入兜底保障范围。
针对由于父母信息缺失导致失联情形认定困难,以及信息共享不及时、摸底排查不精准等原因容易发生漏保等问题,《通知》合理优化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父母失联情形认定方式,将自下而上逐级认定转变为县级民政牵头主动查验。《通知》下发后,各县民政部门严格按照“全面入户排查+实时信息比对+主动帮助申请”方式、“个人申请+乡镇(街道)查验+民政确认”程序、“物质+服务”模式,扎实做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精准排查、精确认定、精准保障工作,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认定时间由15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为困境儿童切实撑起一方成长的晴空。
关爱青少年,一个都不能少。自治区政协将持续关注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把常态化慰问帮扶困境儿童纳入政协履职工作中,精准“问诊把脉”,提出对策建议,用有温度的履职暖童心、护成长,让党和政府的惠民之举取得实实在在的惠民之效。 (记者 束 蓉)
宁夏人大网 | 宁夏政府网 | 宁夏纪监 | 宁夏党建网 | 宁夏财政厅 | 宁夏发改委 | 宁夏公安厅 | 宁夏环保厅 | 宁夏审计厅 | 宁夏卫生健康委员会 |
宁夏商务厅 | 宁夏农业农村厅 | 宁夏水利厅 | 宁夏人保厅 | 宁夏交通厅 | 宁夏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宁夏文化和旅游厅 | 宁夏教育厅 | 宁夏科学技术厅 | 宁夏工业和信息化厅 |
宁夏民政厅 | 宁夏招商网 | 宁夏文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