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委员风采
三尺讲台度春秋 一支粉笔染芳华——访西吉县政协委员 西吉中学教师王治川
2023-06-20 21:17:20   来源:华兴时报

  王治川给学生上课。

  王治川,固原市西吉县政协委员,西吉中学教师,站在教师讲台30多年,他一边为学生解疑释惑,一边潜心学术研究。作为政协委员,他或奔走于基层,或伏案桌前梳理收集“声音”,不停歇为西吉县经济社会发展聚智献策。

  为师怀温情 教学有温度

  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王治川,直到初三才学习英语。怀揣着兴奋与好奇,他上了人生中的第一堂英语课。

  没有字母,只学了一个短句,但转眼就忘记。因害怕被提问,王治川索性在课后跟老师坦白了自己的学习情况。“那个场景我到现在还记得特别清楚,老师又耐心地教了我一遍。”王治川从那一刻起喜欢上了英语。大学选专业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己最喜欢,却在当时不是很热门的英语教育。

  “当老师是一份良心工作。教一届学生就要对得起一届学生、一届家长。”这是王治川常挂在嘴边的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88年,王治川大学毕业后任职于西吉县白崖中学。“那时人们对英语学科的重视仅仅是因为应试,在教学活动中,大都是抄单词、背课文等机械性训练,对于语言的运用很少。”王治川说,虽然他早出晚归陪学生背单词、练口语,但孩子们对英语并不是很感兴趣,直到碰上了一个总爱在早读课默写英语单词迟到的学生,他才发现了问题的根源。“时间一长,我发现学生是在用迟到逃避默写单词。”王治川说,他突然意识到不恰当的教学方法会把孩子越推越远。从此,他开始不断学习研究、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因材施教,力争让每个孩子主动投入到英语学习中。令他欣慰的是,一年后,那个经常爱迟到的孩子逐渐喜欢学习英语。

  1997年,王治川被调入西吉中学任教。“虽然是县里的学校,但我所带班级里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父母远在他乡打工,家庭相对贫穷。”王治川说,正因为如此,他更加注重感情投入,用爱心去填补孩子们在感情上的空缺,从而和孩子们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成为他们信任的人。

  “王老师不是班主任,但他是陪伴学生时间最长的人,走进办公室,随时都能看到他清瘦而精神的身影,要么在备课,要么在批改试卷。多年的教学生涯,他的眼睛已经是近视加散光,或许又有了些许老花,身边的同事和学生都知道王老师有两副眼镜,随时切换,以应对自己的视力需求。”西吉中学校长闫彩宁说,那本陪伴了王治川大半辈子教学生涯的牛津词典,由于长期的翻阅而变得破烂,毕业的学生们给王治川起了个外号叫“移动的牛津词典”,以此来表达对他精湛专业知识的敬佩。

  一个人坚持几年的工作热情并不难,难的是对职业终生热爱。30多年来,王治川以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优秀的教育教学能力,慈父般的爱心和诲人不倦的精神,哺育了一届又一届莘莘学子,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也让他收获了固原市年度优秀教师,自治区、固原市和西吉县骨干教师第二等荣誉,所辅导学生多次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荣获各等次奖项。

  注重自我提升 不断钻研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王治川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他常说:“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得先有一池的活水。”

  每年,王治川都会购买许多教育教学的期刊杂志和人文方面的书籍,利用空余时间阅读增长学识。课堂之余,深入同行教师课堂听课,学习同事教材处理方法、驾驭课堂与研究问题的能力;还向专家学者学习,读教育教学理论著作。他注重学习专家先进思想和教育理念,用与时俱进的思想充实头脑,并将时下新的教育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在渴求学习现代教育理念与他人经验的同时,王治川善于总结,勤于反思,积极投身科研与教学,他所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多次获奖,所编写的教学设计、教案多次在固原市“五个百”评选活动中多次获奖,所参加的课题《以小组互动帮带方式巩固知识提升英语学习成效的实证研究》荣获中国教育学会和自治区教育厅二等奖。

  王治川不仅热爱教学事业,对身边的年轻教师也是耐心指导,用谦虚友善的为人态度和精湛的专业知识,影响并指导年轻老师快速成长。“很多年轻教师不会的知识点和教学中的困惑都会向王老师求助,他总是耐心指导,解决年轻教师们所提出的问题。”在闫彩宁看来,王治川在教学活动中,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和教学体会分享给身边的年轻同事,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三尺讲台,染苍苍白发谱写无悔人生;一支粉笔,行云流水造就桃李满园。任凭青春流逝,王治川将永守这希望之灯。“一辈子坚持把教育这件事情做好,就是一件幸福的事。”王治川说。 (记者 邓 蕾 文/图)


【责任编辑】:包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