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1
关于加快宁夏地区中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提案
立案
办理中
已完成
提案人
提交时间
提案届次
提案类别
提案内容
地热能被誉为面向未来的战略能源,地热能的规模化、产业化开发利用,不仅对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培育新兴产业、扩大有效投资、置换产业发展能耗指标、缓解调峰电源缺口具有显著效应,可成为我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落实国家“双碳”目标、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要举措之一。我们围绕地热能开发利用,对比分析我区地热能利用潜力优势,提出了加快我区地热能开发利用的一些政策建议。
一、加强统筹引导
统筹规划对地热能产业科学有序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越是发展早期越要加以重视。应进一步明确地热能产业发展牵头部门,统筹地热发展各项事务。建议自治区发改委牵头,联合自然资源、工信、生态环境、住建、水利、财政等部门,编制《宁夏回族自治区地热能产业发展规划》,学习参照河北省发改委等九部门的做法,编制出台《关于促进宁夏回族自治区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厘清各部门管理职责,建立完善规范的地热能开发利用管理流程,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责任主体,规范指导全区地热能产业发展,统筹地热能与其他能源协调发展。
二、加快资源勘查
把地热能作为初级产品保障和双碳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切实落实《宁夏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加大地热能勘查投入和组织实施力度,研究完善地热能勘查评价方法体系。建立完善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地热能资源大数据库,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优化资源配置,为合理分配利用地热资源、科学引导产业发展、制定产业中长期目标提供信息支撑。
三、强化技术集成
发改委牵头,联合科技厅、工信厅、住建厅、自源资源厅,并依托相关企业建立地热能开发利用研发平台,加快突破地热能多样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和工艺。设立地热能开发利用科技攻关专项,开展深部地热能勘查开发技术攻关,探索梯级综合高效利用技术体系和商业模式。将其纳入能源体系进行考量,因地制宜使用绿色、低碳、经济的热源,兼顾用户端,培养节能意识。支持本土相关院所和企业申报创建国家能源局开展的中深层地热供暖技术创新示范工程,积极开展地热能应用技术研究。
四、加快地热能产业发展
工业、交通、建筑是实施“双碳”战略、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重点。工业领域主要以节能减排为主,交通领域主要以电动汽车为主,建筑领域主要以绿色低碳建筑技术为主,而绿色低碳技术的牵引核心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地热能产业的发展可以快速拉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地热能产业的上游是地热资源的勘查、各类绿色工业园区、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等,中游是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的工程建设,下游是专用设备研发制造(如热泵机组、专用钻机等)
五、加大政策支持
对中深层无干扰地岩热供暖技术给予一定额度的奖补或基础设施专项配套资金支持,以解决前期一次性投入较高的问题,充分调动各类社会资本投资收益的积极性。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委对我区发展地热能产业给予支持,在西部生态屏障和国家能源基地建设中给予地热能产业应有的位置,列入国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支持与补助重点。引导金融机构以供热收费权质押等方式向供热企业发放固定资产贷款等绿色信贷。
六、坚持典型引导
财政部等四部委2022年已发文明确将地热供暖列入国家冬季取暖补贴范围,建议在中央财政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银川、吴忠、固原、中卫)选取不同的应用领域建设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县(区),打造一批生态低碳型新能源城市典范,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探索新路径。鼓励政府投资项目、国有企业投资项目优先使用中深层无干扰地岩热供暖技术,特别是在移民搬迁安置示范区中推广应用,在减碳的同时降低搬迁群众入住后的供暖成本。
七、鼓励多样开发
积极引进优强能源企业和培育本地骨干企业参与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把地热资源利用到中低温工业用热、城镇住宅清洁供暖、设施农业种植养殖、旅游休闲和文化产业中,与当地自然景观、人文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倡导融合人文与环保为一体的“温泉生态”文化。
八、是加大宣传力度
应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通过建成试点项目和示范项目的展示、体验、现场观摩等方式,加强宣传地热能开发利用,让各级政府、社会机构、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地热能开发利用对稳定能源供给、降低用能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助力双碳战略的重要作用与贡献,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提升社会认知度。
提案清单
序号 | 清单内容 | 补充说明 |
办理情况
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
答复类型
答复内容
主办清单答复
序号 | 清单内容 | 补充说明 | 办理措施 | 当年已完成的事项 | 当年已推动的工作 | 明年待落实事项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