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
关于癫狂柳絮随风舞,飞絮扰民须根治的提案
立案
办理中
已完成
提案人
提交时间
提案届次
提案类别
提案内容
近年来,随着“植绿增绿大会战”的持续推进,我区绿色底图逐步完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全区绿地率、森林覆盖率均有显著提升。但银川、中卫等各城市内河北杨、小钻杨、垂柳等杨柳科植物的大量占比,致使在每年春夏之交,杨柳絮如雪花般漫天飞舞,极易诱发过敏、呼吸道疾病,且易爆燃引发火灾,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安全。这些年,有关部门不可谓不努力,一直在下大力气治理,虽有所改观,但“癫狂柳絮随风舞”,飞絮扰民一直无法根治。因此,根治杨柳飞絮、推动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要摆上议事日程。
一、基本情况
飞絮产生于杨、柳科植物雌株,杨柳科植物因其适应性强、易于繁殖、生长速度快、养护成本低的特性,成为北方城市抵抗风沙、园林绿化、经济用材林木的主要树种,曾为我区的环境美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城市的发展,杨柳树在城市园林植物的占比逐年攀升,特别是在城市主要干道、公园等主城区分布广泛,每到春季,城区外杨柳飞絮也叠加飞入主城区,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二、飞絮污染的危害
1、污染环境,影响生态质量。区内各城市内及周边杨树柳树数量众多,进入春季飞絮飘舞,带起地上的脏物、灰尘,从而影响空气质量。
2、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和危害。杨柳絮常无序飞入行人的眼睛、鼻孔,使人体感觉不适。特别是敏感人群,接触飞絮可导致皮肤过敏,严重时加重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此外,飞絮还可传播细菌,导致鼻炎等炎症。
3、对公共安全、交通安全和公共设施产生危害。杨柳絮飞到汽车水箱、电脑及各种机械仪器中,会影响其正常运行,飞到路上会影响行人和司机的视线,造成交通安全隐患。另外,飞絮属易燃物,如果大量堆积再不慎接触明火极易引发火患。
三、建议和对策
杨柳飞絮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治需要逐步调整树种结构,优化绿化生态系统。
(一)摸清底数,精准防治。园林绿化部门开展杨柳雌株资源清查,进行识别标记,建立雌株资源数据库,精准定位杨柳雌株,在飞絮高发期,分时段、分区域、针对重点区域采取高压喷水、生物防治等方式多措施进行精准治理,强化夜间作业,同时加大对风雨天后掉落杨柳果絮的清扫力度。
(二)优化设计,科学植配。建议在人流量大、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域,统一规划,统筹设计,综合考虑速生植物在城市园林中的科学配置比例及景观效果等因素,逐步更换杨柳树雌株,对种植密度过大的林带有计划的间伐,增加国槐、白蜡(雄株)等慢生树种,营造多树种、多品种、乔灌草相结合的混交林模式,增加园林绿化树种的多样性,提高物种的丰富度,实现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
(三)强化科研,源头管控。介于城区内杨柳树基数大,且现有生物防治措施成本高、仅能保证当年效果的现状,建议由宁夏农林科学院、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宁夏大学等部门联合,加强科学研究,推进杨树雄性品种选育,建设杨柳雄株资源圃、采穗圃和繁育圃,确保绿化建设中应用的均为优质杨柳雄株,通过源头控制逐步减少杨柳雌株的数量。
(四)宣传引导,防患未然。建议园林、消防、传媒中心等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引导市民正确认知杨柳科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飞絮产生的原因,通过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减少对个人身体健康的影响。如飞絮高发时段是每天10时-16时,易过敏人群应尽量避免在这个时间段外出,出门做好防护,尽量减少眼、口、鼻和皮肤的裸露等。二是加强安全教育。随手丢弃的烟头、存在安全隐患的电动车充电器、试探性的点火,都极易引燃成团的柳絮,进而引燃周边植物、建筑物。所以要有针对性的用市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案例、讲法规,加强科普宣传和安全教育,提高市民对飞絮至灾的警惕性。
提案清单
序号 | 清单内容 | 补充说明 |
办理情况
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
答复类型
答复内容
主办清单答复
序号 | 清单内容 | 补充说明 | 办理措施 | 当年已完成的事项 | 当年已推动的工作 | 明年待落实事项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