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关于加大外来入侵物种管理的提案
立案
办理中
已完成
提案人
张盛林
提交时间
提案届次
提案类别
提案内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实际上,外来物种入侵从未间断,非常普遍。日常见到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水葫芦、鳄雀鳝等等均属于外来入侵物种。今年以来,苏州海关查获了1533只活体野蛮收获蚁蚁后;青岛海关查获装7000只黑腹果蝇的幼虫、成虫以及虫卵;中山港海关在进境原木中,截获拉丁蠊属蜚蠊种。
外来物种的入侵,一是人为引进。如,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作为观赏花人为引进;黑腹果蝇则是个别人特意从境外输入进来。二是无意引种。拉丁蠊属蜚蠊种则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物种,随着贸易商在进口木材时带进来的。当然,还有自然入侵因素等等引起的外来物种入侵。总之,外来物种入侵的方式多样性、复杂性和隐蔽性。
2021年4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正式施行,将外来物种入侵界定为生物安全重大风险因素之一。2022年8月1日《外来物种入侵管理办法》规定,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的,依照上述相关条款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提出,提升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管理水平。12月初,农业农村部等6部门制定了《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鳄雀鳝等59种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被列入其中。
但从执行情况来看,仍存在以下问题亟需解决:
一是防控意识不足。长期以来,无论是官方、民间还是学界普遍缺乏生物入侵防控的意识。如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作为观赏花、鳄雀鳝作为异宠等人为有意引进,但鉴于早期对生物安全的认识不够,缺乏对其危害程度的评估,导致一些外来物种成为外来入侵物种,并且数量多、分布广、危害大。数据显示,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最具危害性的100种外来物种中,我国就有50多种,其中最严重的有11种,这11种每年给我国造成600亿元的损失。
二是执法监督不力。根据《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我国对外来物种的禁止性规定主要是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但对交易环节的执法监督特别是对网上交易的执法不力。在线上,仍有大量店铺进行“异宠”买卖,包括巴西龟、罗非鱼、大口黑鲈等。在线下,一些外来入侵物种同样在商店中销售。有不少“异宠”被伪装打包后通过跨境电商等渠道非法寄递入境,快递公司提供包邮服务,不会被监管部门查扣。
三是司法认定困难。由于“非法引进、释放、丢弃外来入侵物种罪”属于新设罪名,司法实践缺乏内在统一的司法指导。外来入侵物种的复杂性使得有关证据难以固定,除海关等部门在执法时当场查获外,大多数外来入侵物种无法溯源。释放、丢弃外来物种,行政机关将责令行为人“限期捕回、找回”,但这一条非常难实现,需要花费较大成本、较长时间。
四是执法力量薄弱。生物入侵涉及部门较多,如农业农村部门等6部门,但各部门执法人员力量薄弱,再加上涉及外来物种入侵的违法行为普遍具有隐蔽性强、查处难度高等特点,对于基层执法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不少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治部门缺少青年骨干,技术人员捉襟见肘。此外,执法技术手段也有待完善,当前部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主要依靠人工实地巡查,在山区陡坡、林地茂密区域难以有效勘察。
为此,建议:
一是加快开展入侵生物的普查。强化协调机制建设和部门协同联动,全面铺开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梳理全国重点管理的入侵物种名录,并实行动态调整原则,后续将在加强物种发生情况信息收集和危害风险研判的基础上,进行物种的适时增减。
二是加大《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的宣传。强化生物安全及生物入侵防控的科普教育,尤其针对鱼类爱好者或者行善之人的科普,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成为一种行为自觉。
三是开展外来入侵物种交易活动专项监测。加强“线上+线下”的市场监管,严禁对于外来入侵物种的各种交易活动,主动发现相关线索,净化销售环境。完善快递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交易环节的规范和约束,明确规定禁止非法销售、购买外来入侵物种等,并完善责任体系,发挥行业行为对预防外来物种入侵的监管作用。
四是加大对擅自释放或丢弃外来物种的处罚力度。尽快整理、发布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司法指导性案例,规范各地办案。对故意放生、释放、丢弃外来入侵物种,造成严重生态环境损害的,可实施提起刑事附带民事环境公益诉讼,让维护生态安全入脑入心。
五是加强联防联控。防控外来入侵物种需要从国家安全的高度,推动部委协作、省际联动,进行全面排查,确保防治工作常态长效。调动全民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全民防控行动,让生物入侵置于全民监控之中,发现一例消灭一例,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六是建立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项法规。我国尚无专门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项法,应该尽快将其纳入立法体系,构建应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评估、跟踪监测、生态预警、检疫、许可、危害消除、生态恢复、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等完备的制度体系,切实维护生态安全。
提案清单
序号 | 清单内容 | 补充说明 |
办理情况
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
答复类型
答复内容
主办清单答复
序号 | 清单内容 | 补充说明 | 办理措施 | 当年已完成的事项 | 当年已推动的工作 | 明年待落实事项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