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
关于我区合理布局水稻种植的提案
立案
办理中
已完成
提案人
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提交时间
提案届次
提案类别
提案内容
宁夏种植水稻已有上千年历史,多年来我区逐渐形成了粮饲经三元结构的多种种植模式,新形势下特别在节水条件下,水稻种植方式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进一步优化完善。
一是常年种稻导致土壤地力下降。根据研究结果,随种稻年限增加,犁底层土壤有机碳总量呈下降趋势,土壤中还原物质增加,出现粘粒机械淋溶现象;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此外,水稻常年种植,连作障碍会逐步显现,造成土壤结构失衡,地力下降。
二是缺乏节水控盐水稻高效种植模式。根据调研结果,宁夏现有稻旱轮作面积约4万hm2,占水稻种植面积50%以下,我区现有水稻种植模式与节水控盐产能提升的新形势不匹配。
三是水稻压减面积有待论证。水稻并非高耗水作物,种植水稻具有改土洗盐作用,过度压减水稻面积将会导致地下水位显著下降,目前我区地下水位超过3米的地方达到1/3的面积,根据研究,如果水稻种植面积压减20万亩,灌区平均地下水位将较现状下降0.16米左右,重点区域地下水位将会下降0.48-0.8米。
四是夏秋粮种植比例失衡。根据调研结果,我区目前夏粮占比9.5%,秋粮占比90.5%,夏秋比例严重失衡,导致上半年灌溉用水量少、下半年灌溉用水量特大而集中,对渠道供水、机械耕作、土地轮作都会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种旱年限过长,对土壤洗盐压盐和土壤盐渍化防治十分不利。
五是盐碱地改良利用理论、技术模式和战略咨询研究不够。尽管多年来我区盐碱地改良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新形势下还需要在盐碱地资源管理与综合治理、节水控盐与绿洲安全路径、资源化利用及农业结构调整研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提案清单
序号 | 清单内容 | 补充说明 |
办理情况
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
答复类型
答复内容
主办清单答复
序号 | 清单内容 | 补充说明 | 办理措施 | 当年已完成的事项 | 当年已推动的工作 | 明年待落实事项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