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提案公开 > 办理优秀提案

038

关于推进宁夏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立案

办理中

已完成

提案人

,王林伶

提交时间

提案届次

提案类别

提案内容

        高水平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也是优化宁夏能源结构、打造发展新引擎的重要举措。宁夏常年干旱少雨、风能光能富集、荒漠土地充裕,全年日照时间3000-3300小时,常年平均风速约8米/秒,为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提供了天然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自2012年宁夏被确定为全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以来,宁夏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围绕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率先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清洁能源替代、新能源就地消纳、开发利用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创新、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自治区党委政府将清洁能源产业确定为九个重点特色产业之一,积极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吸引了华为、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区内外众多的清洁能源企业投身宁夏风、光资源开发,推动了宁夏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形成了11个光伏集中园区和10个大型风电场,成为国家大规模推广应用绿色能源的重要基地。截止2020年底,全区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2628万千瓦,其中风电1377万千瓦,居全国第八位,光伏发电1197万千瓦,居全国第九位;清洁能源利用率保持在97.6%。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比重达到21.4%,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2021年1-11月,全区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44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3%;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由2020年同期的19.4%提高到23.7%,提高了4.3个百分点。

虽然宁夏成为国家一类清洁能源富集省区,但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上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1.龙头企业实力较弱。宁夏风电装备制造业受市场、技术、资金等因素限制,目前仅有风电装备主机制造企业3家,规模小、产能小,难以保障本地企业产品配套。

2.配套产业链条较短。宁夏清洁能源产业链延伸不足,上下游循环不畅,产品主要集中在基础原料和简单组装环节,核心竞争力不强。

3.体制机制不够完善。适应可再生能源特点的电力运行机制、管理体系和利益调节机制还不够完善,能源价格、税收、财政、环保等政策衔接协调不够。风电、太阳能发电与火电之间的利益调节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宁夏可承担的调峰电源容量不足,调峰为主的新能源辅助服务机制和参与调峰调频的激励措施尚不健全。

为此建议:

1.整合产业资源,推动清洁能源集群发展。整合沿黄地区和中部干旱带土地资源,推进红寺堡、盐池、中宁、宁东等若干个百万千瓦级平价光伏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平价光伏的市场竞争力,建设国家高比例清洁能源发电基地。在贺兰山、麻黄山、香山等资源条件较好的区域,鼓励企业对存量风场老旧机组实施改造升级,建设平价风电基地;积极推动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牛首山抽水蓄电站建设,努力建设水风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

2.健全清洁能源全产业链,推动清洁能源协同发展。以延伸产业链为主攻方向,推动清洁能源上下游畅通循环,健全清洁能源全产业链,形成制造业发展新优势。积极引进国内风电主机龙头企业联合开展主机总装项目合作,以总装带动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形成产业集群;大力支持和鼓励本地铸造、设备制造、电气等企业与风电主机企业合作,发展减速器、大型风电铸件、电机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和配套设备制造,提升风电制造配套能力。引进光伏电池组件的耗材、辅材和配套设备的企业和项目,推动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向下游拓展。推动制氢向储氢、用氢方向延伸,积极发展氢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等产业,加快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氢能在公共交通、物流运输、煤化工综合利用、储能等领域试点示范应用,建设氢能产业示范园区和服务平台,形成集群发展。

3.加大政策保障力度,推动清洁能源健康发展。细化实化资源配置、财政、税收、金融、土地供应、人才支撑等方面的配套政策,积极争取和督促落实国家有关清洁能源开发的税收优惠、补贴等扶持政策。发挥自治区专项预算资金的激励作用,通过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企业或园区建设清洁能源一体化配套项目。优化资源配置,鼓励金融创新,通过设立产业基金和风创投基金、绿色贷款、股权投资等,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支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提案清单

序号 清单内容 补充说明

办理情况

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

答复类型

答复内容

主办清单答复

序号 清单内容 补充说明 办理措施 当年已完成的事项 当年已推动的工作 明年待落实事项 备注